也许大家还能记得,在2006年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下台之前,上海率全国之先将中共党史课从课堂里赶了出去。陈良宇对长期占据课堂教课的中共党史课曾这样形容:“不合时宜。”
其实,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中国大陆,不但那些宣传共产主义和政府现行政策的宣传以政治课的形式充斥课堂,同样内容的宣传也深深植入在语文课中。在90年代之前,语文课一半相当于政治课,而在90年代之后,语文课至少三分之一还是政治课。
不过,2010年1月23日、24日两天,上海的同济大学、华东师大等六所上海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考生人数逾万。其中4所高校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为什么不考语文呢?有人这样回答:“中国有语文课吗?”显然,上海这六所高校排斥的并非是语文,排斥的是“不合时宜”的植入语文教育中的政治教育和宣传。
曾经有人民代表提出“要保持中国语文的纯洁性”,“保持”这两个字欠妥当,中国语文本来是纯洁的,但自从中国共产党讲意识形态和政治宣传植入了语文课之后,语文的纯洁性在中国大陆就不复存在,应该提倡的应该是“要还原中国语文的纯洁性”。
中国语文政治化在上海率先遭到唾弃,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教育和政治宣传终将退出语文课,否则“汉语危机”将成为一个现实的灾难。最近,国内网站又在讨论高考,大家关心“语文政治化”是继续退出高考试题,还是回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