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流传这么一句话: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中国人一直以来传统道德观念是尊重老人,要像对待自己家老人一样对待其他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相信大家都学过这句话。大家也习惯性地避讳说老人有些什么不好的行为,避免遭他人道德伦理攻击。
近年来出现了有许多的新闻报道,有针对性地报道了一些行为不端的老人。比如:有老人骂着脏话向一位年轻女孩要求让座,女孩吃惊下还没反应过来,没想到老人竟然一屁股坐到了女孩的身上。有广场舞大妈私自占用公共停车场,却给停放的车辆贴禁止停车的贴条,等等。
还有多起新闻报道,好心人见到摔倒受伤的老人后前去搀扶,协助送医,不料都遭到老人恶劣的道德讹诈。这些老人,不仅拒绝承认他们是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而且诬赖好心人是导致他们受伤的肇事者,理由是没有人会这么好心帮助他人。牵涉案件中的有些好心人因为他们的善举而名誉扫地,倾家荡产,有的甚至家破人亡。有些幸运的好心人在被人诬赖的真相大白之后,那些个无赖的老人只要辩解说是不愿承担医疗费,最终也不过是被批评教育,退还医药费而已。这些案件引起了中国社会很大的反响,大家认为不论是老人变坏还是坏人变老,老人作恶的成本太低,而好心人为善的代价太大。
我觉得,讨论老人变坏还是坏人变老,都不合实际,把人品的好坏与年龄相挂钩,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把某一年龄段或某一类人直接标签化,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还是应当尊重老人,然而任何道德和权利的要求,都必须要考虑到他人的利益,否则,单方面的尊重就会变得无理甚至是荒谬的。
我认为这些丑陋事件的本质是中国社会信仰真空。是信仰真空导致了中国诸多的社会丑恶现象。在过去的年代,共产主义作为一种信仰,树立了那一代中国人三观,社会行为准则。但是现在的中国,不大会有人再信仰共产主义,一大批失去共产主义信仰共产党员干部恰恰是社会道德滑坡的制造者。
基于目前的现状,中国政府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却加强打击中国家庭教会,限制宗教信仰自由。政府提出宗教中国化,要求宗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强调的就是政府对于宗教事务的绝对管理权,甚至将管理权力下放到村委会,居委会这样最基础的党权力机构。事实上,迄今为止,全国人大未曾制定任何关于保护公民宗教自由的有关法律。而宪法保证的公民宗教自由不过是句空话。一个坚持无神论的政党,如何管理宗教? 这本身就是对神的亵渎。最终,一个信仰缺失的社会,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将层出不穷。这完全就是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