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决定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违规违纪问题立案调查,到2007年7月26日中共中央宣布对陈良宇实行“双开”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海内外是一片喝彩声,难见人为陈良宇申辩几句。这公平么?极不公平!
说陈良宇有冤,并非说陈良宇与上海社保资金挪用案没有关系,并非不相信陈良宇有“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玩弄女性”等六项腐败问题——在中共这个禁止民主监督的专制腐败的大染缸里,无论多好的人进去了,都难以洁身自好,始终清白。老百姓说得好,“处级以上干部,隔一个枪毙一个,不会有冤”,如果对中共上下“核心干部”都采取调查、监控陈良宇那样的手段,至少会发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三个代表”都像陈良宇一样腐败了。陈良宇之腐败,如同中共查处的无数贪官污吏一样,首先要负责的是中共专制腐败体制,因为中国大陆的腐败,是制度化化的整体腐败,陈良宇作为专制体制污染的受害者,有权向中共索讨赔偿,就像如今一些因环境污染而致病者可向造成污染的企业依法争取赔偿一样。陈良宇之冤在于“借经济案由惩处政治异议”,调查他、监控他的真正原因并非是因为他腐败,而是他依仗有“江后台”,想争取“政治局民主”,政治上不与“新核心”保持高度一致——据报道,陈良宇在2005年的一次政治局会上疾呼“宏观调控失控”,并以若“宏观调控失控”逼温家宝下台。
“钳口术”只会加速“宏观调控失控”
如若当时的胡温不以“诛心之论”看待陈良宇的“宏观调控失控”批评,而是将陈良宇疾呼“宏观调控失控”视为“党内民主”、“政治局民主”的正常民主监督现象,从而抓紧反省是否“宏观调控失控”,为何“宏观调控失控”,如何亡羊补牢,那么,今日的“房疯”、“股疯”、“肉疯”之通货膨胀危机是可能避免和化解的。事实证明,陈良宇在2005年疾呼“宏观调控失控”,不论其动机如何,醉翁之意何在,是否项庄舞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早在2005年,中国大陆就确实出现了“宏观调控失控”的迹象!其症状很明显,仅仅从全国矿难等安全事故年年高发久控不降,从全国环境污染日益恶化令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足以说明“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根本调控不了各地官商勾结、权钱交易主导下的GDP形象工程。胡温本以为让央视黄金时间禁播反腐电视剧,各种媒体舆论一律,就可“宏观调控腐败”了,就可让人们感觉不到中共还在整体腐败,却不料,如此“钳口术”只会加速“宏观调控失控”——失去民主监督批评,经济发展必然失控失误,贻害民生。然而,胡温秉承中共全党必须服从中央主席(总书记)的专制传统,对一切批评和民主监督,只猜动机不论事实,就像毛泽东当年对彭德怀批评大跃进,首先不是分析彭德怀“万言书”是否合乎事实,而是猜测彭德怀在搞“反党集团”,想抢班夺权,胡温对陈良宇批评“宏观调控失控”,首先想到是陈良宇在搞“上海帮”,想在十七大夺权,于是乎先发制人,运用“谁不听话就查他腐败”法宝,让“一查就灵”的中纪委挂帅出征,抓捕秘书,监控电话,三下五除二,顷刻就“温酒斩华雄”,查出了陈良宇的多种腐败线索。
胡温压制陈良宇贻误了及时解决“宏观调控失控”的时机
整整两年的宝贵时光,胡温的主要精力就花在整倒陈良宇,瓦解“上海帮”,控制十七大。如今,陈良宇是倒了,“上海帮”也可能完了,可是,“宏观调控失控”的恶果也让全国人民惨不忍睹了——中国几乎没有一块没有被污染的净土,几乎没有一种食品有可靠安全保障,可以接受国际监督;大陆物价一路扶摇直上,连以报喜不报忧为天职的国家统计局都不得不承认 CPI涨幅每月至少超过3%,通货膨胀逼宫十七大已成定局。事实证明,因为胡温专横压制陈良宇的批评,贻误了及时解决“宏观调控失控”的时机,酿成了今日物价飞涨,通货膨胀,食品有毒,治安恶化,民怨沸腾等全面社会危机。
也许进入2007年的“猪肉风暴”以来,胡温有些忧心“宏观调控失控”了。但时机既失,其解决的方法又是南辕北辙。在胡温看来,最根本的“宏观调控”在于抓好“两杆子”——枪杆子与笔杆子。只要借“井冈山精神”八十周年纪念,大力强调“党指挥枪”,“一切行动听从军委主席”,就能牢牢掌握枪杆子,就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只要牢牢控制了笔杆子,就可以舆论一律,制造“无声的中国”之“和谐”。
可惜,这个毛皇帝时代的老皇历,今日行不通了——如今尽管连网络博客都以实名制“监视居住”了,连用手机发个暴雨受灾现场的疑惑都可以“制造谣言”拘捕了,但“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今天让“宏观调控失控”的,既不是“枪杆子”,也不是“笔杆子”或“网络暴民”,而是“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通货膨胀、“深圳先疯”(房价先疯)、山西黑砖窑、桂林导游大游行等等“经济事件”!如今世界通行的是“经济繁荣政权稳”,“民主监督出政权”。
试看胡温执政五年,从来没有真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是以加强“钳口术”之思想专制独裁为中心。胡温自以为全国的媒体都只剩下自己的回声和掌声,这中国就一定“和谐社会”,“科学发展”了,孰料恰恰相反!精心准备了五年的十七大,如今却要靠天天出动“最新防暴武器大游行”(如贵阳市近日武警大游行)来维持,真是可叹可泣—— 一个自称要领导“和谐社会”的执政党,竟然天天要靠展示暴力威胁来护航,太戏剧性了!
以胡温能占据中国领导最高层来看,其智商不应该比陈良宇低,但何以陈良宇能在2005年预警“宏观调控失控”,而胡温却熟视无睹呢?胡温何以不能采取一个两全之策既接受陈良宇的意见,维持民生,又让其“杯酒释兵权”,保证自己大权不旁落呢?
无论陈良宇有多少腐败,其能在2005年就预警“宏观调控失控”,总是一大功绩。中共能否像今日重论林彪一样,以“功是功,过是过”的思维,重新讨论陈良宇事件——既追究陈良宇腐败,更要追究贻误及时解决“宏观调控失控”时机的重大渎职者?如果说,中央政治局不经中央委员会讨论就开除陈良宇党籍是违反党章,那么掩盖陈良宇预警“宏观调控失控”有功,放纵“宏观调控失控”的主要渎职者,更是与中共自诩的“民主追求”格格不入的。
愿中共十七大能认真讨论这一问题。
2007年 8 月 1 日于深圳 早叫庐